疫情日趨減緩、不可卸下心防

郭憲文教授-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

最近幾天,台灣連續出現「零個案」新型冠狀肺炎病毒 (COVID-19),讓台灣在全世界更顯得難能可貴的經驗。雖然可預期COVID-19終究會隨時間有逐漸趨緩的趨勢,但此時台灣任何防疫的措施,仍不可掉以輕心。因為,不曉得這個病毒何時又會發生突變反撲過來,因此持續高度的緊戒,隨時注意國際疫情的變化,作為台灣未來改進調整防疫策略的參考。

自2019年中國發生的COVID-19流行以來,造成全世界各國巨大的震盪,紛紛採取不同介入的措施。其中,幾個關鍵因素,包括建議民眾採取隔離的行為,例如戴口罩、減少外出活動,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等。這些措施、若社會大眾沒有正確的認知、未能確實遵守、或有同理性的行為等,更容導致不信任和恐懼感,增加病毒傳播力。反之,當社會大眾都能配合採取這些防疫措施,除可減少自身的感染機會,也可以降低傳播病毒的風險,增強社區防疫力。經過這段疫情期間,大多數台灣民眾都能表現出理性面對COVID-19的危機,並作出知情的選擇,建立保護自己,尊重別人的觀念,更能遵守政府建議的做法,此種表現更是國際上其他國家所不及的事。

一般民眾風險認知高低會影響其採取自我保護行為的正確性,有時人們評估風險的高低,卻不一定與其實際暴露風險程度有關,但卻可以趨使其採取自我保護的行為。政府對於這一次COVID-19感染的危險,除應參考風險溝通的模型,讓社會大眾理解感染風險的大小,逐步強化個人正確風險認知,進而採取有效適當避險的措施,對降低病毒傳播力重要的關鍵。由於COVID-19的大流行的事件,讓世界各國都能體驗到任何新興的傳染病絕對不能掉以輕心,台灣政府自去年底中國武漢剛開始發生COVID-19疫情,我們衛生機關即密切重視,並立即告知WHO組織應及早採取必要防疫措施。可惜,它未有妥善的回應,使得病毒之火一發不可收拾。這個教訓已讓世界各國學習到面對不斷病毒的突變所造成的大流行,政府除了要有高度警覺預警的機制,新聞媒體也應隨時關注國際的情勢外,平時強化民眾有充分風險的認知,及培養良好的識能(素養)更是必要前置的工作。此時,雖然台灣僅出現零星確診的個案,顯示防疫已略有成效,但仍有幾件事必需持續保持緊戒,避免衍生其他社會問題。

  1. 監測與了解各種社會異常現象,提供必要因應措施。包括提供各種假消息引起民眾恐慌,感染者或其家屬的污名化,或居家隔離造成家庭不和事件等,產生社會紛爭與對立的缺口,若未能及時撫平化除,對社會與個人都是不易愈合的傷口。
  2. 在疫情期間民眾發生囤積食物或衛生紙,搶購口罩物質都不是理性的行為,但是否有媒體炒作造成資訊不透明化,或是不肖廠商藉機哄抬物價,增加民眾心理恐慌促使反射避險行為,所幸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事權統一管理得宜,已減少搶購風潮的蔓延。因此,所有資訊的透明化或公開化,都是降低人心惶惶的源頭。
  3. 防止健康不平等(Health inequality)的議題,從美國發生COVID-19流行,社會充斥著種族間或區域性間的健康不平等問題,政府也不積極採取適當預防措施,更加重疫情的傳播。所幸台灣地區感染個案仍以境外移入較多,不過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,尤其低社經地位地區,或是缺乏正確健康識能者,或是老人安養機構等,更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事。